国务院:统一规划管理!附: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的五大重点
国务院:统一规划管理!附: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的五大重点
源自:网络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统一规划体系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的意见》。《意见》指出,应明确规划功能定位,理顺规划关系;统一规划体系,形成规划合力;统筹规划管理,加强规划衔接协调;规范规划编制程序,提高规划质量;突出规划引导,强化政策协同;健全实施机制,确保规划有效落实。
该《意见》作为规划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的规划工作指明了方向。盛方咨询通过文件了解到,统一规划管理新架构,包括以综合发展为内容的规划和以国土空间为内容的规划两大系统。专项(专业,产业,重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都要以发展规划为主导。城乡规划的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管理。
关于“统一规划体系,形成规划合力”,《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建立以国家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国家、省、市各级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不断提高规划质量。


1
全资源整合
全资源整合
全资源整合是通过全域资源整合,实现全域资源旅游化,扩容资源发展空间。所谓全域资源旅游化,意思是除了传统资源,还要把一些新兴资源挖掘出来,再实现旅游化,从而扩展旅游的发展空间。比如,旅游的核心资源体是景区,但在新兴的资源中,城市、乡镇和风景道都可作为景区的一部分;此外,广场、公园、博物馆、学校、工厂等社会资源访问点,也都会纳入到未来的旅游产品体系中。

2
全产业融合
全产业融合
全产业融合的实质是“旅游+”,实际上,在“旅游+”的模式里面,从门票经济向全产业链经济转型,其实是旅游业向各个行业渗透的一个过程,从现在的实践来讲,“旅游+产业”是有一点牵强附会,比如工业旅游,虽然发展了很长时间,但还是不温不火,其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人认为工业旅游带来的效益远低于工业本身的效益,并且会影响到工厂的正常运营。主要原因还是大家的认识不到位、以及传统产业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与旅游融合之后的冲突等。
所以,应该由“旅游+产业”向“产业+旅游”转变,通俗来讲,不应该去教育旅游局如何让旅游+产业,而是应该去说服各个企业、各种产业,如何让他们融入到旅游当中来,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底线和利益诉求点,对于旅游的介入能够把控的住,同时又不影响自己的主业,还能促使主业焕发新的生机。所以对于产业的主导者,更多的是要强调产业的旅游价值,旅游价值点在哪里,如何把产业和旅游结合以后实现价值最大化,这样才会引导这些产业主导者主动和旅游相结合。

全域旅游中“旅游+”路径图

3
全方位服务
全方位服务
所谓全方位服务,主要还是对游客来讲,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提供更多的让游客满意的产品。这里面强调“全域覆盖、共建共享、自由自主和快行慢旅”的十六字发展方针。
通过全方位服务,可以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服务,从而能够更好的体验目的地。这就需要实现全域旅游N大支撑体系,实现各项旅游服务支撑要素大的全域覆盖。

4
全社会参与
全社会参与
全社会参与指的是全域旅游的事情不单单是旅游相关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全社会各个角色在全域旅游里面扮演更多的主体功能,就是政府引导下的企事业单位、协会、居民等个人、游客全参与的机制。

5
全流程保障
全流程保障就是政府为了推动全域旅游的工作,从顶层设计,包括旅游发展的机制、旅游发展的政策、资金等方面让整个全域旅游得以贯彻和执行。
